那是一个平常的周末,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。我和我的儿子一起在家复习功课。他正在备战即将到来的中考,桌上堆满了参考书,而我作为一位陪读家长,静静坐在一旁,时不时帮他解疑。我知道这个阶段对他来说至关重要,然而,一种奇妙的情感却开始在我心中滋生。陪伴他的同时,我的思绪也在飘荡,想起了过去的种种。
其实,陪读并不仅仅是在身边守候,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。有时候,我会选择装作入睡,给他留下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。这样的状态让我发现,原本紧张的学习氛围竟然变得轻松许多。而就在我“装睡”的那一刻,我发现他似乎更加投入,心无旁骛,这种感觉让我颇为欣慰。可我没有想到,陪读装睡让他滑进去了另一种状态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经常在我装作沉睡时翻看一些我并不愿意让他接触的书籍和视频。他的世界似乎悄然变了样,一个身陷梦想与现实矛盾的少年,就在我静默监视的角落中成长。每当我意识到这一点,心中难免生出一些担忧:究竟是我在帮助他,还是在不经意间让他滑入了未知的深渊?
观察儿子的变化,我开始反思自己对陪读的理解。是否过于关注知识的灌输,而忽略了他内心的真正需求?这种看似简陋的“装睡”做法,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的认知和态度?我时常在想,陪读真的只是为了成绩,还是更应该做他人生的引导者?
陪读装睡让他滑进去了一个迷雾重重的新世界,他开始对很多东西产生好奇,甚至有了自己的小秘密。这些秘密让我既心疼又欣慰,而我也渐渐意识到,仅仅是陪伴是不够的。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。
这段经历让我明白,陪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陪伴,更是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。我不再只是一位沉默的旁观者,而是愿意积极参与他的人生选择,帮助他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阴影。陪读装睡让他滑进去了新的启示,而我也在其中不断成长。希望未来的每一个周末,我们都能共同面对更多的可能性,共同迎接未知的挑战。